群雄争霸——移动生态的建设与开发
生态系统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所谓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一群相互连结、共同创造与分享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大多都以最强盛的厂商为牵头者,其余企业围绕中心厂商共生共存。生态圈的各参与者互相依存、共同发展,而非像是以前那样互相争斗,可以促进生态圈的繁荣稳定。
信息产业也不例外,包括索尼、亚马逊和 Facebook 等在内的科技公司都构建了或大或小的生态圈,如著名的 PlayStation Store、Kindle Store、Facebook App Center……不过目前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苹果、谷歌、微软以各自系统为核心所形成的横跨手机、平板、电视和计算机,囊括相应软件、配件和服务的庞大平台。
当今世界,各大厂商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生态系统的竞争。也许在发展的初期,光靠堆砌硬件和价格战可以赢得部分市场,但是随着整个行业逐渐成熟,用户体验、生态系统将成竞争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各种丰富而精彩的内容对产品的推动作用远比高端配置要强。
“我们正处在燃烧的平台”,2011 年 2 月,埃洛普在致员工的备忘录中指出,竞争对手并非只靠硬件设备战胜他们,而是凭借生态系统赢得市场。然而 Symbian 负有太多包袱,早已失去了竞争力。数日之后,诺基亚宣布与微软结盟,打造智能移动设备市场的第三个生态系统,通过变革重塑自己。
“你的到来是因为产品优秀,你留下来是因为生态系统”,这话说得一点不假。iPhone 历经六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善的生态系统。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 1632 名用户中,高达 80% 的 iPhone 使用者感到非常满意,甚至 83% 的 iPhone 使用者同时拥有 iPad。从中足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iOS 生态系统
2001 年 1 月 Mac World 大会,苹果推出 iTunes(媒体播放器),创造更丰富的娱乐体验,带来管理媒体的新方式,是你所有娱乐的大本营。
“把 1000 首歌曲装进口袋”,2001 年 10 月,苹果发布创世纪的iPod(便携式音乐播放器),踏上伟大复兴征程。为何它能掀起数字音乐热潮?其答案是——iPod 代表苹果核心价值,白色设计简洁优雅、滚动转盘操作简便、续航时间首屈一指、存储容量堪称海量,且与 iTunes完美结合,还是数码创新之举。
iPod 发售以后广受欢迎,社会出现一种现象:社会名流、娱乐明星、时尚青年、狂热粉丝……都在使用 iPod 欣赏音乐,iPod 已成流行文化象征。iPod 与 iTunes 之间的无缝整合,也产生了晕轮效应,促进其他产品销售。iPod + iTunes 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也为日后 iDevice 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本世纪初,随着宽带网络发展,以及存储成本降低,数字音乐逐渐兴起。到了 2002 年时,分享网站(例如Napster)相当盛行,盗版音乐泛滥成灾。在那一年,全球正版 CD 销量下降 9%,造成损失 50 多亿美元。这让音乐行业感到相当愤怒,于是次年大张旗鼓反击盗版。
起初,它们希望自建平台,开发通用编码标准。但是,它们没有理解需求,固执坚持订阅模式。而实际上,之所以许多用户下载盗版,是因为没有提供合法选择。正版体验如此糟糕,甚至逊于盗版音乐,失败也就在所难免。2003 年 4 月,iTunes Music Store 正式上线,改写音乐产业历史。
事实证明,盗版并非不可战胜。iTunes Store 发布六天销量百万,七年之后取得成功。价格低廉(每首歌曲 $0.99)、单首出售(而不仅是整张专辑)、无限使用(烧录/同步不设限制)、质量可靠(有完备的歌曲信息)、下载迅速(节省一半以上时间)、不再偷窃(为消费者种下善因)……无一不是革命性的。
2013 年 2 月,iTunes Store 售出超过 250 亿首歌曲,覆盖 119 个国家和地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商店建设趋于完善。随着 iTunes Store 开始销售更多内容,如今绑定信用卡的 iTunes 账户总数超过 5 亿。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凭借海量用户数据,苹果能在支付领域有所作为,并且开创数字商业的新时代。Passbook 的出现,意味着苹果已将触角伸向移动支付,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即将形成。
如今,iTunes Store 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在线音乐、应用软件、电视节目和电影商店,其中包括超过 2,600 万首歌曲,超过 700000 款应用软件,超过 190000 部电视剧集以及超过 45000 部电影。倘若没有内容,神马都是浮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iTunes Store 是 iOS 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以及手机功能发展,播放器的前景渺茫,销量正在大幅萎缩。2007 年 4 月,苹果宣布 iPod 销量冲破 1 亿大关,与此同时 iPod 营收占比高达 45%,然而增速早已放缓。危机渐近,竞争激烈。2007 年 5 月,iPod 市场份额跌破 70%。盛极而衰,大势已去。苹果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再次改变游戏规则,击退现有竞争对手。
2007 年 1 月 MacWorld 大会,划时代的 iPhone 正式发布,将创新的移动电话、宽屏幕的触控 iPod、突破性的通讯装置融于一体,引入多点触摸屏幕和全新的用户界面,并开创了移动设备尖端功能的新纪元,重新定义智能手机,领先业界至少五年。iPhone 果然吸引众多用户,引来同行争相效仿。
起初,iPhone 只能运行第三方的 Web 应用程序。在当年的 WWDC 大会,乔布斯称:他们想到一个点子,让开发者能为 iPhone 创建应用,而不影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 Safari 引擎,谁都可以借助 Web 2.0 + AJAX 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应用程序,还能够与系统服务深度整合,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更新代码。
稍后,Scott Forstall 对与会者进行演示,举例其内部的 Apple Directory 应用只有短短 600 行程序码,却实现了与自带的通信录一样的功能,鼓励开发者们开发 Web 应用程序。会后数天,首款第三方的网络应用 One Trip 悄然现身,界面清新、功能实用,体验完全不逊于 iPhone 的原生应用。
是年 7 月,iPhone 宣告破解,首批原始应用出现。Mobile Terminal 是第一款带有图形界面的第三方原始应用。数日以后更出现了首款游戏应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iPhone 已拥有了无数软件,Installer 是唯一的安装途径。黑客们的破解使得 iPhone 逐渐繁荣,第三方的应用更使 iPhone OS 华丽转身。
起初乔布斯固执地反对开放,认为开放会使 iPhone 变得不再完美;与此同时,苹果内部的一些人主张开放 iPhone,认为封闭会使 iPhone 丧失其竞争力。尽管乔布斯把 Web 应用程序吹得天花乱坠,然而世界没有为其做好准备——那时,移动网络速度像蜗牛般缓慢。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宣布开放本机应用。
2007 年 10 月,乔布斯称:苹果将于次年二月发布 SDK,并将围绕 iPhone 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开发者社区。他还指出:开放平台需要时间,既要提供先进平台,又要避免安全威胁,才能革新移动开发。听闻此讯,软件业界表示欢迎。开发者们欢呼雀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随之上升。
2007 年 9 月,苹果发布 iPod touch,由于它与 iPhone 高度相似,也被戏称“不能拨电话的 iPhone”。这是一款划时代的伟大产品,不仅革新娱乐设备,更重创了游戏业界。由于它的物美价廉,iPod touch竟占据了 iDevice 总销量的半壁江山;得益于其晕轮效应,iPod touch 还培养了大批忠实苹果粉丝。
随着 iPod touch 惊艳发布,通过 iPhone 1.1 系统更新(苹果承诺持续升级),iTunes Wi-Fi Music Store 横空出世,这是 iOS 生态发展的里程碑。从那天起,只要接入 Wi-Fi(迫于运营商的限制)就能在设备上直接购买音乐,再也不用通过电脑。众所周知,乔布斯曾提出“数字中枢”战略,一切都以 Mac 作为中心。iDevice 终于出现音乐商店,这标志着数字中枢正逐渐从 Mac 向“云”转移。
2008 年 1 月,iPhone 1.1.3 系统更新悄然发布。主屏幕被重新设计,可以添加应用图标。也就是说,再也不用逐级打开 Web 应用程序,可以直接添加至主屏幕;再也不用担心图标空间不够,可以更快打开破解应用。尽管当时本机应用仍未开放,但每个人都察觉到,一次变革即将到来——
“终于!”,2008 年 3 月,苹果召开一次特殊的发布会,对外透露 iPhone 发展路线。发布会上,苹果展示 iPhone 企业功能,预告 iPhone 2.0 系统更新,随后正式发布 iPhone SDK。对于如何进行开发,Scott Forstall 首先揭秘系统架构(Cocoa Touch、媒体、服务、内核),其次介绍开发基础(API),复次推出开发工具(Xcode),再次宣布应用商店(App Store),然后成立风投基金(iFund),最后展示首批应用。
iPhone SDK 使开发者能够高度运用 iPhone 创新技术、充分发挥 iPhone 内在潜能,从而为 iPhone 创造出绝妙应用。它的历史意义在于使得 iPhone OS 最终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移动计算平台。先进的体系架构、丰富的开发资源、精致的界面设计、完美的用户体验,是 iPhone OS先进性、iPhone SDK 完善性的突出表现。
在此之前,iPhone OS 已有上千款的 Web 应用程序和数百款原始应用。虽说如此,由于没有官方支持、底层接口尚未探清,黑客通过 ToolChain 来开发的原始应用并不稳定,程序显得相当稚嫩。iPhone SDK 则终结了这一乱象——它为 iPhone OS 提供可靠、快速和安全的开发方式,免除开发者的后顾之忧,掀起一股移动开发狂潮。不到一周,iPhone SDK 下载次数已超十万,人们对此反应热烈。
如何分发应用程序?这已成为一道难题。盒装软件店面销售、共享软件在线销售、增值服务额外付费……是传统的销售方式;注册信息博客分享、破解软件文件分享、朋友之间相互拷贝……是传统的盗版方式。由此可见,传统软件销售模式成本高昂且效率低。购买软件的不方便,也使盗版泛滥成灾。
就在这时,App Store 横空出世改变一切。它是 iPhone OS 上的唯一应用获取渠道,允许用户浏览、搜索、购买以及下载应用程序。开发者能自行决定应用价格、绕开运营商的限制,并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发者也无需操心加密机制、付费方式、网络空间、基础设施,一切均由 App Store 为你搞定。只需加入开发计划,接受三七分成即可。它的问世,既革新了软件销售模式,也标志着 iOS 生态系统初步形成。
还记得 Newton MessagePad 吗?1993 年 8 月,苹果发布该款设备,以期创新掌上电脑,重新定义 PDA 市场。那个时候数字助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这款产品价格昂贵($700)、形态笨重、续航短暂、手写识别表现糟糕,未能得到市场认可,最终沦为苹果笑柄。它失败的原因在于,时机尚未成熟、技术尚不完备,没有重视用户体验。在乔布斯回归以后,相关部门立马解散。这是一次美好探索。
2010 年 1 月,革命性的 iPad 惊艳亮相。它不仅是 iPod touch 的放大版,更是一部革命性的移动设备。iPad 价格低廉($499)、体态轻盈(只有 0.5 英寸厚和 1.5 磅重)、续航持久(长达 10 小时)、随时联网(提供 Wi-Fi + 3G 版本)、简单易用(多点触控、宽大屏幕)、体验优秀(搭配卓越移动系统 iOS),重新定义平板电脑,能以空前亲密、直观和有趣的方式把用户与他们的应用程序和内容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苹果推出 iBooks 阅读应用,它让阅读充满乐趣。既能阅读海量书籍,也能轻松购买新书。可以自定阅读模式,还能使用阅读工具,无缝集成云端服务,甚至可以与电子书进行交互。其内置的 iBookstore 更是一颗重磅炸弹,结盟出版商、笼络写作家,书籍数量与日俱增,引领数字出版革命。
2012 年 1 月,苹果推出 iBooks Author,重点瞄准教育市场。透过使用 iBooks Author,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出为 iPad 而设的、精美的 Multi-Touch 电子书。这些电子书的内容栩栩如生,令传统印刷的书页望尘莫及。你还可以将电子书提交至 iBookstore供读者免费下载。它开创了自主出版的新纪元。
2011 年 6 月,苹果发布 iCloud,革新内容管理方式。这是一款无与伦比的云服务,还有诸多附加功能。它能无线存储数据内容,并能够在所有设备访问。它与应用程序无缝集成,修改将推送到所有设备。iCloud 替你代办一切,丝毫不用费力。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巩固了 iOS 生态系统,也标志着“数字中枢”战略迈入新的阶段。该云服务极大提升迁移成本,也使用户更难逃出围墙花园。
2011 年 10 月,苹果推出 Siri,革新智能语音助理。不仅能够听懂话语,还能理解你的意思。允许使用自然语言,互动完成各种事务。你会发现 Siri 如此易用而且能干,精彩用法越用你会发现越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升华了 iOS 生态系统,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甚至颠覆搜索引擎。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iOS 生态系统逐渐成熟。出色硬件设备、丰富内容资源、先进云端服务也使生态不可撼动。发展不息,进步不止。iOS 生态系统未来在哪?也许在于可穿戴式计算设备 iWatch/iGlass、数字家庭娱乐核心 Apple TV,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App Store 围墙花园
众所周知,App Store 审核机制极其严格,不像其他商店那样似有若无。为了能够顺利上架,开发者们必须细读《应用商店评估指导》,忍受各种非人限制,把握程序开发尺度。规则还会依据实际不断更改,总之一切都由苹果来说了算。
Mozilla 严正声明,只要苹果不开放第三方渲染引擎,Firefox 永远不会入驻iOS 平台。而在此前,Mozilla 曾为 iOS 开发辅助应用 Firefox Home(现已下架)。
审核制度有利有弊。一方面,规范审核可以滤掉劣质应用;另一方面,则使得某些应用由于涉足禁区而被拒之门外。这便催生 Cydia Store(越狱世界插件商店),开发自由、审核迅速,不用理会苹果那些反人类的种种规则。
审核制度利大于弊。生态时代,质量为王。既要应用数量丰富,也要应用质量优秀。App Store审核通过百万应用,三成应用惨遭下架,可想而知苹果要求多么严格。即便如此,App Store 应用数量相比对手 Google Play 仍有优势。
然而每天都有上百个的新应用出现,苹果的审核员不可能逐一比对条款仔细测试,有的只好简单运行一下,如果没有太大问题就让上架。这样的疏忽与现状使得一些垃圾应用得以蒙混过关,降低了商店整体的应用质量,而且使得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许多大公司都是直接抄袭小型开发团队的应用,而非选择花钱收购。面对这样的疯狂复制,许多中小型开发商往往无力进行诉讼,自己贡献了创意,却是他人摘下了果实。
与此同时,一些没有真才实干的小团队看到 App Store 空前火爆很想涉足其中,于是就通过山寨某些知名应用来谋取更多利益。这些应用往往连名称、描述、图标甚至界面都与被山寨的应用一模一样,或者只是换套界面,修改细节,这些例子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山寨风”愈演愈烈,开发者们似乎进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根据 Appsfire 最新调查报告,App Store 批准应用超过 100 万款,现有应用超过 77.5 万款;超过 60 万款应用没有任何导向链接,仅有 1000 余款应用曾出现在排行榜中。竞争可谓相当激烈,如果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很有可能被淹没在浪潮当中。
iOS 6 重新设计 App Store,引入扑克展示方式,继续加重马太效应。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发现应用尤其困难。最常用的,无非就是随意查看一下榜单,垫底应用从此也就暗无天日。如何增加曝光度呢?刷榜便成最佳选择。成本低廉、成效显著,还能骗得上万融资,到哪里找这么好的推广方式?限时免费未必成功,投放广告花费高昂。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刷榜优点不少,但其性质极为恶劣。刷榜扰乱市场秩序,严重破坏正常竞争,是应用生态的毒瘤。严格打击排名操纵,让数据更真实可靠,才能发挥榜单作用。
Jay Freeman 近日表示,已有 1800 万部 iOS 6 设备越狱。由此可见,在全世界普遍存在越狱现象。究其原因,要归结到 iOS 的封闭性。调查发现,超过半数越狱用户是为安装功能插件(如输入法),而剩下的则是为了能够安装破解软件(真正意图)。
为了增加收入,开发者往往还在软件中添加广告或者提供内购,但是对于这最后赚钱的稻草,用户也要设法赶尽杀绝,例如屏蔽广告、恶意点击,破解内购、使用黑卡等。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App Store 的整体生态必将遭到毁灭性的严重破坏。
开发者的坏账率往往非常之高。没有收入意味着没有资金创造更棒的应用,况且软件推广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收回成本更是变得遥遥无期,开发者们的积极性无疑受到沉重的打击。所以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认识到:只有增强版权意识、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才能维护整个产业的生态平衡,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交易方式决定体验,如果支付轻松便捷,必能提升软件收入,继而促进良性循环;营收多寡决定质量,如果没有任何收入,将会消磨开发热情,继而造成恶性循环。搜索功能至关重要,完善应用发现机制,才能增进用户体验;盗版问题应予重视,严厉打击盗版产业,才能巩固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丰富的交易方式、恰当的付费比例、先进的搜索功能、严厉的打击力度,是一个成功应用商店所必备的四要素。除此之外,还应该要完善自身审核制度、绝不姑息刷榜行为、坚决抵制恶意抄袭、毫不容忍软件盗版。
Android 生态系统
2003 年 10 月,Andy Rubin 在美创建 Android 科技公司,致力开发手机软件。2005 年 8 月,谷歌低调收购 Android 公司,却未透露真实意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正是借助此次收购,谷歌进入移动领域。2006 年初,传闻指出 Andy Rubin 正在带领谷歌团队研发一款基于 Linux 内核的移动端操作系统。
2007 年 11 月,谷歌成立开放手持设备联盟。这是一个由运营商、制造商、开发商组成的商业联盟,目的是为创建一个更开放的移动生态。与此同时,谷歌公布 Android 操作系统,释出相关开发套件。谷歌联合开源社区,共同成立 AOSP 开源项目。Android 刚开始便烙上开放印记,造成影响十分深远。
2008 年 10 月,T-Mobile G1(HTC Dream)震撼发布。这是首款 Android 智能手机,配备侧滑动式键盘,内置多项 Google 移动服务,销售情况相当火爆。这让其他踌躇不前的手机厂商看到了希望。至此以后,Android 迅猛发展,总激活量超过 7.5 亿台,日激活量高达 130 万台,拥有数不清的机型。
其实 Android 本身并不赚钱,只是战略布局而已。推广谷歌移动服务,导入巨额搜索流量,并转化为广告收入才是目的。Google 移动服务才是 Android 灵魂所在。耗费十亿成为 iOS 默认搜索引擎、仍然会为 iOS 提供谷歌地图体验……也都表明 Google 仍是一家广告公司,不为江湖怨气而动。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能想到 Android 竟能打败诸多前辈,获得市场份额第一?谷歌进军移动领域,原本只为导入流量,却无意间获得成功。尽管存在许多问题,Android 却是唯一能与 iOS 分庭抗礼的生态圈。尽管 Android 仅为公司贡献不到五亿美元移动营收,但它却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BlackBerry 10 过半应用来自于对 Android 热门应用的转制;Sailfish 声称基本能与 Android 程序兼容;Tizen 也能通过虚拟运行 Android 应用程序。它们利用 Android 丰富的程序库,壮大自身、吸引用户。业界戏称,打败 Android 生态唯一办法即是寄生,因此谷歌决不容许分裂平台。
2008 年 8 月,谷歌公布 Android Market,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奉行“先上线后审查”,管理粗放、乱象丛生。数月以后正式上线。2009 年 9 月,开始提供付费选项。它与 App Store 不同的是,这并不是唯一应用获取渠道,Android 允许安装非市场的应用程序。这就催生第三方的应用商店,也使开发生态更加混乱。即便如此,它仍取得瞩目成就。它的问世,也标志着 Android生态系统初步形成。
2010 年1 月,谷歌推出 Nexus One,这是首款 Nexus 系列手机。2012 年 6 月,谷歌推出Nexus 7,这是首款 Nexus 系列平板。Nexus 是由谷歌提供技术、授权合作厂商生产的一系列智能设备,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粹的旗舰级 Android 交互体验,也为其他厂商树立模范标杆。
2011 年 2 月,谷歌发布 Android 3.0。这款系统针对平板作出优化,重新设计人机界面,增强改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谷歌推出网页版的 Android Market、宣布支持 In-App Purchases(即应用内购买)。这标志着 Android 走出智能手机束缚,面向多种产品形态。摩托罗拉 Xoom 成为首款 Android 平板电脑。
2011 年 8 月,谷歌收购摩托移动,引起业界一片哗然。谷歌表示,收购以后将会保持 Motorola Mobility 的独立性,收购行为不会影响 Android 的开源性。分析指出,此举旨在增强自身专利结构,保护 Android 生态系统免遭专利战的威胁。果真如此?有流言称谷歌正在秘密研发 XPhone,学习同行先进经验,软硬一体垂直整合,倾力打造旗舰手机。
2012 年 3 月,谷歌宣布将出售应用、音乐、视频、电子书及其他产品的内容商店 Android Market 更名为 Google Play。这有助于更好利用谷歌品牌,提升整体品牌形象,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近期发展势头迅猛,许多问题得到改善。此次更名,也标志着 Android 生态系统逐渐成熟。
2011 年 10 月,谷歌发布 Android 4.0,统一界面设计规范,高度重视用户体验,粉碎昔日分裂局面,统一平板以及手机。2012 年 6 月,谷歌发布 Android 4.1,针对效能作出优化(黄油计划),流畅程度堪比 iOS。此外推出 Google Now 语音助理,高度整合搜索引擎,准确程度胜过 Siri。这一系列体验创新,使得 Android 逐渐跟上 iOS 脚步。上述变化也标志着 Android 生态系统趋于完善。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Android 生态系统已经成熟。发展不息,进步不止。Android 生态系统未来在哪?也许在于 Chrome。今年 3 月,Andy Rubin 功成身退,Sundar Pichai 接棒上位,同时保留原有职务(Chrome 和 Apps 的主管)。这意味着,Chrome 很有可能会与 Android 融合,一举结束两款系统间各行其是的现状。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Google Play:纷乱不堪
2012 年 12 月,分析公司 App Annie 发表报告,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在营收上,第四季度 Google Play 发展迅猛(环比增长 100%),App Store 渐露颓势(环比增长 20%)。此前曾有报告显示,Google Play 去年营收增长 311%,但其营收规模只有 App Store 四分之一。如果能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Google Play 收入可在年内赶超 App Store。
2013 年 3 月,Google Play 官方博客庆祝生日,同时透露 Google Play 应用数量达 70 万,下载数超 250 亿次。外媒预测,Google Play 的应用数将于今年 6 月先于 App Store 达 100 万。与此同时,硬件设备迅猛发展:总激活量超过 7.5 亿台,日激活量高达 130 万台,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52.3%,坐拥数不清的机型。趋势表明,Android 不经意间强势崛起,iOS 现在可谓处境堪忧。
风光之下暗藏危机。社交网络 Facebook 推出应用 Home,革新移动社交体验。毋需推出自有手机,即可接触广泛用户。然而由于 Android 的碎片化,Facebook Home 只能支持六款手机,且不支持 Android 2.3(份额高达 40%),近半用户无法使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开放成就 Android,却有可能毁掉生态。2007 年 11 月,谷歌成立开放手持设备联盟。与此同时,谷歌公布 Android 操作系统,联合成立 AOSP 开源项目。Android 刚开始便烙上开放印记,造成影响十分深远。亚马逊能自成体系,运用自身内容商店(MP3 Store、Kindle Store、Appstore),搭配自身硬件设备(Kindle Fire),即是 Android 开放性的绝佳例证。
多样化的 Android 移动设备给予用户更多选择,却也使得硬件规格千差万别、用户体验良莠不齐。碎片化的 Android 脱离控制,杂乱无序、野蛮生长,严重危害后续发展。屏幕比例极其混乱,屏幕尺寸更是如此。品牌杂乱、型号众多、山寨泛滥、标准匮乏,阻碍生态系统发展,也为开发带来麻烦。
碎片是 Android 强势崛起的代价。开放手持设备联盟创立之初,目的是为创建更开放的生态。面对苹果咄咄攻势,手机厂商团结一致。机海战术覆盖群众、旗舰型号领跑市场,这是所有 Android 设备制造商的成功秘笈。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盯准旗舰开发应用足以满足用户需求。
诞生不到六年时间,数不清的系统版本、数不清的定制固件,版本分裂十分严重。系统升级本是好事,但由于合作商的不配合,新版本的 Android 难以普及,新旧版本长期共存,无法提供一致体验。同款软件,这一部能运行,另一部则出现黑边、花屏、闪退、崩溃……由此可见兼容问题多么严重。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个问题相当棘手。如果想要深入市场,开发应用需要适配 200 多款机型,适配一部设备需要 10 多天时间。开发成本高且不说,获得收益微乎其微。这就消磨开发热情,放任自流、不作审核的 Google Play,应用数量竟还比不上严加审核、时刻整顿的 App Store。
2008 年 8 月,谷歌公布 Android Market,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奉行“先上线后审查”,管理粗放、乱象丛生。它与 App Store 不同的是,这并不是唯一应用获取渠道,Android 允许安装非市场的应用程序。这就催生第三方的应用商店,这也使得开发生态更加混乱。
2010 年 3 月,谷歌退出中国大陆(搜索服务移至香港),旗下服务备受干扰,几乎不能正常使用。由于相关政策限制,Google 移动服务难以开展、Google Play 无法正常服务大陆,继而错失在华发展黄金时期。结果就是,目前国内已经拥有 50 多家本土 Android 应用商店,大多提供盗版软件。
行货设备不预装、有关部门不支持,Google 移动服务遥不可及。即使偶尔可以访问 Google Play,也不能够购买内容。用户必须绕过限制(使用代理、伪装国码),才能浏览付费内容。不仅如此,还要用信用卡,方可完成购买。服务访问不畅通、支付手段不便捷,严重消磨用户和开发者的热情。
恶意程序泛滥成灾,滋生黑色利益链条。2013 年 4 月,NQ Mobile 发布 2012 年的恶意软件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已辨明的恶意软件超过 6.5 万个,绝大多数(95%)安全威胁针对 Android 平台。安全形势相当严峻:根据报告,超过 3280 万部 Android 移动设备受到感染。恶意软件分布广泛,有的 甚至堂而皇之地潜伏在 Google Play,更不用说第三方的应用商店,以及那些杂乱无序的论坛了。
这些程序恶意扣费、窃取隐私,造成危害极其严重、造成影响极其恶劣。以猖獗的 Android.FakeInstaller 家族为例:它们伪装流行应用,积极引诱用户下载,越权申请无关权限,不经同意后台运行,向付费号码发短信。它们还有许多变种,有的甚至窃取网上银行账号。
谷歌面对恶意软件,当然不能视而不见。2012 年 2 月,谷歌推出恶意代码扫描服务 Bouncer,新上传的应用程序,都须经过它的检查,才能入驻 Google Play。虽然 Bouncer 帮助排除 40% 潜在威胁,但其机制很容易被绕过。2012 年 10 月,谷歌发布 Android 4.2,内置应用验证功能,确认安全才能安装。然而根据独立测试,其识别率竟然只有 15.32%!打击恶意软件,谷歌任重道远。
Android 过于开放、Google Play 过于混乱——不仅存在 App Store 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存在 Android 所特有的一些问题,Android 生态系统失去控制。Google Play 距离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统一平台需要时间,既要解决碎片问题,又要继续开放平台,才能规范应用生态,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Windows 生态系统
1991 年,微软针对手写设备推出 Windows for Pen Computing 软件,功能包括屏幕键盘、便笺记录、笔势操作、手写识别,允许用笔控制系统,然而市场表现不佳。四年之后,微软基于 Windows 95 推出新版Pen Computing 2.0。这款套件奠定日后 Tablet PC 功能基础,从此微软踏上移动计算之旅。
2000 年 11 月,微软对外提出 Tablet PC 概念(一个基于全功能 Windows 的便携电脑,整合纸笔般直觉的体验),引起业界巨大轰动。一年以后,微软发布专版系统 Windows XP Tablet PCEdition。再过一年,数字墨水技术诞生,自然笔迹可转化为电子文本。乍眼一看,好像 Tablet PC 时代已经来临。
市场却不这么认为。微软已向 Tablet PC 投入很多,然而进程相当缓慢。雷声虽大,雨点却小。厂商态度两极分化。有的厂商积极推进,有意挑战霸主地位;有的厂商消极保守,谨慎面对平板热潮。由于 Tablet PC 机型价格昂贵、形态笨重、续航短暂、操作复杂,其出货量极其有限。
2006 年 3 月,微软对外公布 Origami 项目,全力支持 UMPC 市场发展。所谓“超便携型移动电脑”,其实就是迷你版的 Tablet PC,体态轻盈、尺寸适中,功能比肩桌面电脑、能够接入无线网络。微软主张 UMPC 必须搭载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操作系统及优化包 Touch Pack。
初期厂商反应热烈,可消费者并不买账:高功耗的系统平台、反人类的操作体验、很昂贵的产品售价、极短暂的续航时间、表现糟糕的手写笔……这个就是革命性的移动设备?微软再次自扇嘴巴,用户对此丧失兴趣。虽然产品火爆一时,但在最终还是失败。
2007 年 1 月,微软发布 Windows Vista,这是一款划时代的操作系统,融入许多创新功能、蕴含大量创新技术,推动业界升级发展、掀起一股创新浪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 Vista多个版本均加入了对平板电脑的支持。Tablet PC 不再作为特殊版本,而是作为常态功能。新一代的 UMPC 也搭载了 Windows Vista,尽管明知效能不够。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平板电脑,结果遭遇惨烈失败。
2009 年 10 月,微软发布 Windows 7。这款系统完美继承 Windows Vista 优秀特性,微调改进用户界面(Aero),优化各种性能问题,新增各项创新功能,相比之前版本提升了兼容性,是迄今为止销售最快的操作系统。微软凭借 Windows 7 一雪前耻,电脑产业强劲复苏,这似乎是衰亡前的回光返照。
另一方面,Windows 7 明显改进触控体验:全面支持多点触控、新任务栏简洁方便、整体优化用户界面(加大命令之间间距)、触摸键盘更为易用、提供新的触控笔势、编程接口渐趋完善(Ribbon)……微软将其作为卖点,藉此强推平板电脑。各大厂商积极反应,推出多款触控机型。
苹果新品 iPad 取得成功,平板电脑重新复兴。各大厂商妄图利用 Tablet PC 迎战苹果,结果再次取得失败。为何他们屡次失败?正是因为那落后的操作系统——Windows 7,笨重臃肿、操作复杂、应用匮乏、影响续航。尽管微软多次宣称已作诸多细节改进,但事实上,Windows 并没有为触控时代做好准备。
进一步说,为何 Tablet PC 战略屡次失败?正是因为微软常年狂妄自大、固步自封。微软始终错误认为平板电脑是 PC 的延伸,过度迷信软件优势、过度依赖企业需求,却不知道控制功耗、优化体验,没有看到实际需求,结果多次错失机遇。微软坚持配手写笔、捆绑 Office 软件就是例证。iPad 成功说明:平板属于移动设备,天生就应消费内容,而不需要桌面系统,也不需要时刻“办公”。
微软也曾有过机会。2009 年 9 月,有传闻称微软正在秘密研发平板电脑 Courier。这款产品具有两块 7 寸屏幕,造型设计酷似书本,而且专攻内容生产。用户可以使用手指或手写笔进行交互。2010 年 4 月,Courier 接近完成,却因内耗胎死腹中。这是因为 Courier 采用改版 Windows,彻底移除传统界面,且不支持现有软件,与微软的理念不符。这么一款革命性的创新产品就这样被无情扼杀。
众所周知,微软和英特尔间的商业联盟 Wintel 垄断桌面二十余载。它们滥用支配地位,威逼利诱 PC 厂商,限制使用对手产品,不断攫取巨额暴利。多年以来,厂商被迫忍气吞声,无数用户深受其害。随着移动市场逐渐发展,以及 ARM 生态圈的强势崛起,整个业界吹响号角,发动革命清算罪行。
2011 年 1月 CES 展会,为让 Windows 昂首迈入移动时代,微软宣布将会支持 ARM。系统具备完整功能,提供原生驱动程序,甚至支持硬件加速。英特尔也宣布推出 Android 平板。这意味着,延续多年的 Wintel 终分裂,原有 Tablet PC 策略宣告失败;更标志着,原有生态崩塌解体,后 PC 时代终于到来。
划时代的 iPhone 发布以后,触控风潮蔓延全球。触摸逐渐成为主流,各派智能移动系统也对 Windows 形成合围之势。与此同时,网络应用迅猛发展,桌面系统处境濒危。有人预言:传统 PC 逐渐衰落,触控将会取代键鼠,云计算将逐渐普及,现有生态将被打破。后 PC 时代正在到来。
为了寻求战略突破,2012 年 6 月,微软发布 Surface 平板电脑,创造性地完美融合两种产品——笔记本与平板电脑。Surface 性能强劲、屏幕清晰、设计优雅、扩展性强、可配键盘,是 Windows 平板电脑的标杆产品。合作伙伴对此强烈不满,认为这会毁掉电脑产业。微软已与 PC 厂商形成竞争关系。
2012 年 10 月,微软发布 Windows 8。它被微软寄予厚望,将会支持多种设备、高度整合云端技术(SkyDrive、Xbox Live)、提供人性化的体验,肩负狙击 iOS 和 Android 的重任。这是一次基于 Windows 7 速度和可靠性核心本质的重塑和创新,Windows 从此破茧重生。微软相信仅凭 Windows + Office 这块金漆招牌就能战胜一切对手。
Windows UI(Metro UI)是微软的设计语言,简洁明快、风格现代,特征包括超级按钮(Charms)、开始屏幕、辅屏视图、活动磁贴、应用底栏、浮出挂件、实时通知(Toast)、Panorama 风格、Pivot 枢纽等等,主要标志是大字体,极度重视信息排版。其革命性不亚于 iOS 的同形设计。
如果你有用过 Xbox、Zune、Media Center 这些产品,相信你会觉得 Metro 相当亲切,因为 Metro 正是基于上述产品逐步进化而来。Windows UI 灵感来自地铁上的指示牌,强调突出信息本身,它能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它代表了极简风格,界面风格别树一帜。
如果没有应用商店,不要妄谈软件优势。如果没有精确统计,比较数量没有意义。只要抓住关键需求,软件稀少也能成功。应用多寡不是重点,用户体验才是王道。微软宣称 Windows 软件数量超四百万,保守估计现今可用就一百万(不包括特殊用途,不计算模拟兼容)。然而 Windows 上的软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匮乏触控支持,面对 iOS/Android 毫无优势可言。下一代的 Windows 迫切需要应用商店。
10 月 26 日,Windows 应用商店全面开放。Windows Store 设计简洁、商业灵活、条款透明、分成恰当,作出不少模式创新。这是一家国际化的应用商店,面向 200 多个市场,支持 100 多种语言。同时销售桌面应用以及 Metro 风格应用,完美兼容各种平台。截稿以前,应用数量已超五万,增长速度快得惊人。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Windows 原有生态十分成熟。然而,相比其他移动系统,Windows 8 却是显得相当稚嫩。发展不息,进步不止。Windows 生态系统未来在哪?也许在于常规升级 Windows Blue(支持更小尺寸屏幕)、突破升级 Windows 10……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Windows Store:蓬勃发展
2012 年 10 月,Windows 应用商店全面开放。这是一家国际化的应用商店,同时销售桌面应用以及 Metro 风格应用,覆盖广泛、设计简洁、商业灵活、条款透明、分成恰当,作出不少模式创新。半年以后,MetroStore Scanner 数据显示:Windows Store 应用数量达六万个,平均每月增长一万。
由此可见,Windows Store 增长速度多么惊人!与之相比,Mac App Store 开业两年,应用数量才到一万。虽说存在质量差距,但其潜力不可忽视。Windows Store 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秘诀是什么?暗处存在哪些隐患?它的未来是怎样的?
2011 年 12 月,微软宣布“首届应用程序竞赛”,激发开发者的热情。获胜者的应用程序将能够在 Windows 应用商店拔得头筹,此外还有一些奖励。在此之前,Windows 8 开发者预览版下载次数将近 300 万次。数月之后,开发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力回应这一挑战。
2012 年 3 月,微软开始一系列的 Windows 8 开发者训练营活动,为企业家提供支持,培养更多开发人员。2013 年 1 月,微软举办“Windows 新秀挑战赛”,摘得头名的开发者有机会在 DEMO Mobile 现场展示开发成果,同时获得来自微软的广告、营销和公关支持。
2012 年 8 月,Windows 8 上市前夕,微软提供升级优惠,新购买 Windows 7 电脑的用户,仅需花费 ¥98 即可升级 Windows 8 Pro。2012 年 10 月, Windows 8 上市以后,微软推出促销活动,只要使用 Windows XP 以上系统,仅需花费 ¥248 即可升级 Windows 8 Pro。
升级优惠成效卓著。2012 年 4 月,分析机构 Net Applications 发布报告。数据显示,Windows 8 缓慢稳定地增长着,市占率达 3.31%。虽然表现不如前辈(甚至不如 Windows Vista),但考虑到 PC 销量连年下滑,这个成绩实属不易。只有不断吸引用户、促进需求,才能保持增长势头、繁荣生态。
2013 年 3 月,由于 Windows Store 增长速度放缓,微软推出“Keep the Cash”奖励活动。根据规则,每为 Windows Store 开发一款应用,就能获得 100 美元奖励。2013 年 4 月,为了笼络 iOS 的开发者,微软举行促销活动,仅需捐款 $25 就能获得 Windows 8 Pro 和 Parallels Desktop 9 虚拟机。
直至现在,推动 Windows Store 增长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那些促销优惠、奖励活动。应用数量增长迅速,质量却是参差不齐。Ranyant Systems 为每球队推出应用,而各应用大体相同,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就已发布 400 多款软件。更不用说那些奔着 2000 美元奖励而开发的商店应用。
另一方面,Windows Store 增长迅速也离不开其本身的独特优势。覆盖广泛、设计简洁、商业灵活、条款透明、分成恰当都是 Windows Store 的杀手锏。除此之外,完备的开发资源、先进的云端服务、强大的品牌效应都有助于 Windows Store 取得成功。
Windows Store 遍及世界 200 多个国家,120 多个应用提交市场、70 多个当地货币市场,支持 100 多种语言文字,覆盖之广前所未有、商机之大令人垂涎。Windows Store 不仅支持特定的市场目录,而且支持特定的付款方式。
Windows Store 旨在确保既能查看,又能发现精彩应用。新应用的发现途径如此之多:搜索、类别、排名、管理……这足以让 Mac App Store 汗颜无地。Windows Store 是多么的设计简洁:突出应用、导航便捷、搜索强劲、快速可靠,它体现了 Metro UI 的优越性。
开发者可自行选择商业模式,包括免费应用、广告应用、试用版本、付费应用和应用内购买。此外还能使用第三方交易商和第三方广告平台。价位由 $1.49 到 $999.99 不等,可以确保不同地区价格对等。商业模式相当自由,不像 Mac App Store 那样禁止其他交易渠道。
为了帮助确保可预测性、消除不确定性,认证要求(审核指南)语言简明。通过 Windows 应用认证工具包能在提交前测试问题。如果应用遭到拒绝,审核人员会详细地说明原因,方便用户解决问题重新发布。审核制度如此透明,这与 App Store 形成鲜明对比。
Windows Store 处处体现“开发者优先”的原则。个人注册费为 $49,公司注册费为 $99。收入分成 70%,当应用收益达到 $25000 时,今后的收入分成将变为 80%。微软意在提供最优厚的条件,使优秀的应用程序在 Windows 上获得更多销售收入。这激发了程序员的开发热情。
风光之下暗藏危机。2012 年 11 月,Windows Store 安全机制惨遭破解。经越狱后,可以解除商店限制,自行安装 Metro 风格应用,甚至可以使试用版变完整版。这样丝毫没有好处。Windows Store 尚未成熟,如果破解应用盛行,极有可能消磨开发者的热情,并最终把 Windows Store 扼杀在摇篮中。
2013 年 1 月,Windows RT 也被破解。经越狱后,可以运行重编译的、未签名的 ARM 桌面应用,例如 7-Zip、Notepad++ 等开源的应用程序。微软宣布 Windows RT 越狱工具是安全的,并且还对研究人员表示赞赏。倘若 Windows RT 支持桌面应用,可创造出无限可能,发挥生产力的优势。
Windows Store 发展道路又在何方?吸引用户乃是当今第一要务。直至今天,Windows 8 用户数量还不够多,覆盖范围还不够广,这将制约未来发展。其次,应该利用原有生态,鼓动桌面应用入驻 Windows Store;再次,应该提升应用质量,充分发挥 Metro 的优越性;最后,应该完善运营模式,坚持自身独特优势,增进体验和本地化。